人工流產術會不會影響人的性欲,多次流產易患心臟病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5-05
人工流產術會不會影響人的性欲,多次流產易患心臟病,縱隔子宮容易引起流產
不少婦女做了人工流產手術后,性欲明顯下降,幾乎無性高潮,影響了往日和諧的夫妻生活。那么,人工流產術會不會影響人的性欲呢?對這個問題,需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解釋:
首先,女性產生性興奮的部位主要是陰道外1/3處和陰蒂,因為在這兩處聚集著許多能接受性刺激的感覺神經末梢。而陰道內2/3和子宮頸、子宮體感覺神經末梢要少得多,尤其是子宮頸,連痛覺都不敏感。所以,在進行人工流產手術時,用宮頸鉗夾子宮頸,不會感到疼痛,也不會影響日后的性感覺。陰道是一個極富伸展性的肌性管道,可使熱水瓶大小的胎兒娩出。所以,做人工流產時用以擴張陰道的小小窺陰器自然是不會損傷陰道的。如果說人工流產過程中也會產生痛苦體驗的話,那只能是子宮以及韌帶被牽拉和對胚胎組織的鉗吸所造成的。由此可見,人工流產手術不會損傷性興奮產生部位的神經組織,故而也就不會直接導致性欲下降。()
其次,和男子一樣,女性的性反應周期有興奮期、持續期、高潮期和消退期,然而女性的性反應特點卻與男性截然不同,興奮期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性誘導過程。如果丈夫能輔以溫柔的愛撫、擁吻,刺激女性的性敏感部位,則可有效地調動其性興奮,使其很快進入持續期和高潮期。女性在經歷了人工流產手術后,對術中的痛苦體驗、恐懼感印象深刻,以及對術后后遺癥毫無根據的擔心,都會壓抑性興奮的產生,從而在心理上形成了一道屏障,生活中也就表現出性欲下降。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莫過于丈夫對妻子加倍的體貼、安撫和愛意。
總之,可以肯定地說,人工流產手術不會直接引起性欲下降。即便出現某種程度上的性欲減退,也是一種暫時現象,不必為此驚慌。
[]一項新研究表明,多次流產的女性患心臟病的危險似乎增加了。《英國醫學會》雜志最近發表的這份研究報告稱,與沒有流產過的女性相比,流產一次以上者因心臟病或真的心臟病發作而入院治療的可能大50%。
英國劍橋大學婦產科學教授史密斯說,和其他研究一起表明,妊娠并發癥可能是女性遠期健康問題的一個指征。妊娠并發癥可能是潛在心血管疾病的第一種臨床表現,它最終會表現為有癥狀的心臟病。
史密斯及其同事對1981年至1985年間129290名頭次分娩的蘇格蘭婦女的資料進行了研究,檢查她們以前是否流過產和哪些人后來發展為心臟病。最終他們發現:流產一次以上者心臟病危險增加50%,流產三次以上者心臟病危險是沒流產者的2倍。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進一步研究能將女性的生育史整合到她的總心血管危險的評估中,而且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定兩者有關的機制,以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
縱隔子宮的診斷,經常出現在不孕不育科、生殖醫學科、婦產科的檢查報告中,因多數患者對它感到陌生,由此帶來的不安、困惑甚至誤導甚多,正確認識及了解它對孕育的影響,有利于患者配合醫生治療,對促進患者正常孕育非常重要。認識縱隔子宮
子宮縱隔是較常見的子宮畸形之一,兩側副中腎管融合不全,在宮腔內形成中隔所致。子宮縱隔分不全縱隔及完全縱隔兩種,約占子宮畸形的80%左右,是引起不孕、自然流產、早產及宮外孕最常見的原因。
縱隔子宮一般無明顯癥狀,有的可出現月經異常,非孕期重要表現為痛經和經量改變。痛經而無月經來潮,此因經血潴留在宮腔,產生嚴重的痛經,經血不能排出,經輸卵管逆流到腹腔,可能造成子宮內膜異位及炎癥粘連,形成輸卵管積血。有的女性有兩個宮腔和兩個陰道,因一側陰道發育較小,形成陰道斜隔,導致經血潴留而痛經。有的女性外陰發育異常,或兩性畸形、多器官畸形,或泌尿道畸形,在臨床檢查中同時發現伴有縱隔子宮。
多數人是在婚后因不孕,或胚胎停止發育、反復自然流產、宮外孕、胎位不正、早產、難產等情況下檢查出患有縱隔子宮。
縱隔子宮在孕育中扮演的角色
張女士婚后有過3次懷孕,每次懷孕到2~3個月的時候,都因胚胎停止發育、自然流產而不得不做清宮手術。第一次流產時,她懷孕2個月,當時以為是太累了,沒在意。第二次懷孕時,她并不知道,以為是月經推遲了。可月經斷斷續續,經量時多時少,她以月經不調為由去看醫生,結果尿妊娠試驗呈陽性,B超提示:宮角孕囊,不全性縱隔子宮,子宮內膜不良。
在努力保胎失敗后,她不得不再次做了清宮處理。醫生說縱隔就像在子宮里隔了一道坎,即使懷上了胎兒也很容易流產,很難成功孕育。這兩次的失敗經歷,讓她和丈夫既擔心又害怕,擔心自己沒有了做父母的資格,也害怕孩子會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流掉。第三次確定懷孕后,她非常小心,幾乎臥床休養。好不容易快到3個月時,陰道突發流血。這一次,他們中西藥保胎都無效,那沒有緣分的孩子還是離他們而去,欲哭無淚的他們對孕育失去了信心。
好好地休養了一段時間后,尤其是看到別人帶著孩子外出,享受天倫之樂的幸福時光時,張女士又燃起了孕育新生命的期待和渴求。他們想懷孕,又怕懷孕。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中,他們迎來了第四次懷孕,B超檢查發現,孕囊沒有在子宮縱隔區域上著床,而是著床在子宮側壁,這是成功孕育的關鍵。這一次上天終于圓了他們做父母的心愿,“不全性縱隔子宮”在沒有手術治療的情況下,終于順利孕育。
正常情況下,受精卵移入子宮后,多在子宮側壁或后壁著床。但對縱隔子宮畸形者,縱隔為子宮腔內的凸起部分,在受精卵進入宮腔后,易在凸起的縱隔區域內膜上著床。因縱隔組織與正常子宮壁組織不同,其結締組織成分多于平滑肌成分,含有較多的膠原成分,血管又比較少,如果胚胎著床于此,可因為縱隔區域血運差,縱隔內膜發育不良,致使種植于該處的胎盤缺血而影響胎兒正常發育,容易導致胚胎停止發育,出現反復流產或胎兒死亡。(www.)
林某,結婚6年,肚子仍然沒有一點動靜。她自我感覺身體沒有任何異常。婚后不久,她也看過醫生,B超檢查提示縱隔子宮,其他情況都正常。醫生說縱隔子宮常見,是小問題,能正常生育,不用治療。可6年過去了,她這個在婆婆眼里“不會下蛋的母雞”最近一次去醫院做檢查時,查出子宮腔呈典型的“馬鞍型”改變,診斷為“不完全性縱隔子宮”。
子宮縱隔組織就像植入子宮腔內的異物,可阻止受精卵著床,甚至受精卵可能因此返流到輸卵管著床,導致宮外孕;或者受精卵錯過了最佳著床時間,可導致久婚不孕。
{$split$}
劉某,因縱隔子宮治療多年沒有懷孕。夫妻倆只要聽說哪家醫院有好醫生,就到哪里求醫,錢沒少花,可效果一點也沒有。婚后5年,好不容易終于期盼到有孕在身,全家人激動無比,事事小心,只差沒把她當神來供了。當地醫生交代,只要孕滿3個月就沒有問題。全家小心翼翼地伺候,度過了醫生說的“危險期”。家人正歡天喜地地準備迎接新生命時,意外在懷孕5個月的時候發生了,因陰道流血,血量越來越大,B超檢查胎兒心臟早已停止跳動。
縱隔子宮引起流產和早產的相對危險度為5%~95%不等。縱隔子宮宮腔容積較正常子宮小,在妊娠中期,子宮壁容易受刺激而引發宮縮,可出現小產。也可能到妊娠中期,隨著胎兒長大,營養需求增加,導致胚胎的某些部分發育障礙而畸形,或胎位不正,或停止發育成為死胎,流產率反而較妊娠頭3個月增加。臨床所見,不少縱隔子宮在孕中期、孕晚期出現死胎、小產、早產原因也在這里。縱隔子宮即使孕育到晚期,也不可放松警惕。由于縱隔子宮的宮底肌肉厚度遠遠大于宮壁其他部位,所以,孕晚期容易導致子宮收縮不協調而乏力,分娩時可出現產程延長,甚至可能成為子宮破裂的原因之一。
但需要指出的是,盡管縱隔子宮對孕育有上述諸多不利影響,但據統計,子宮畸形的發生概率大約是千分之一,所以,縱隔子宮畸形者也不必過于擔心。其中,大部分屬于輕度的畸形,對孕育不構成絕對影響,所以多數都可以正常妊娠和分娩。導致不能正常孕育的,一般只發生在典型或較為嚴重的畸形者中。
縱隔子宮如何治療
縱隔子宮的治療方法因人而異,對不影響孕育的輕微的縱隔子宮,無需手術治療。即使是不全性縱隔子宮,只要不是很嚴重,同樣可以采取非手術保守療法。一般先試孕數月,一旦有孕,注意B超監控孕卵著床的部位,只要孕卵在子宮非縱隔區域著床,正常孕育的可能性就很大。即使在子宮縱隔區域著床,也有正常孕育成功的可能。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尤為重要,過于焦慮、緊張可能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的作用,加重子宮縱隔區域的缺血,影響胚胎的發育、成長。
手術治療是最終糾正縱隔子宮的唯一方法,對以往曾有過習慣性流產、早產、久婚不孕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有的專家主張對縱隔子宮病人在第二次流產后進行子宮成形術。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經陰道或經腹部手術,都會使腹壁、子宮留有瘢痕,創傷大,恢復時間長,甚至引起宮腔粘連,對今后妊娠有一定影響。術后要求避孕3個月,如果手術后懷孕,為保證分娩安全,一般需要剖宮分娩,妊娠時間最好在36周以上。
手術治療的效果取決于縱隔子宮的類型和縱隔畸形程度。膜性縱隔、縱隔內膜組織較厚、縱隔血運越豐富、縱隔基底部越窄者,術后受孕率就越高。縱隔子宮經過整形術后,子宮成為一個較大的整體,宮腔空間增加,有利于胚胎著床和發育,減少了早產和流產的發生,可明顯改善孕育情況。
縱隔子宮采用手術治療后有一定的并發癥,主要是術后宮腔粘連、雙宮角內移、縱隔殘留、子宮穿孔、水中毒和氣體栓塞等。這些并發癥如醫生能夠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癥,選用適當的治療方法是可以避免的。作為患者,重要的是術后按醫囑要求,嚴格預防感染,按時復診,按時復查,一旦有孕,應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系,積極配合醫生嚴格監控孕育全過程,以確保母親和胎兒的安全,直到最后安全分娩。